和瑞幸咖啡董事长聊过后, 我看懂了“小蓝杯”超越星巴克的“算盘”( 六 )

与亚马逊一样 , 瑞幸咖啡一直强调用技术来简化替代一切效率低下的流程 。 比如 , 瑞幸放弃专业咖啡师 , 使用全球顶级全自动咖啡机;再比如 , 目前 , 瑞幸正在构建一套A IoT的智能物联网品控系统 。 每一台设备都可以通过传感器 , 实时了解它们的运行参数包括萃取时间、温度、仓压、设备健康度等等 , 远程就能发现问题 , 工程师也能及时调试设备 。 这样也保证每一杯咖啡的品质稳定 。

第三 , “小蓝杯”的野心绝不仅是一杯咖啡 。

瑞幸咖啡模式改变了以星巴克为代表的传统咖啡馆的交易结构 , 试图用高品质、高便捷性和高性价比的“三高” , 通过密集的小店无限贴近消费者 , 迅速抢占新一代消费者的品牌心智 , 培养他们的咖啡日常消费习惯 。

在中国目前快速进场的咖啡消费人群 , 与其说是星巴克的存量市场 , 不如说是中国咖啡市场的增量——买高性价比、更便捷买到的咖啡 。 而愿意在星巴克消磨时间社交的人 , 可以继续呆在星巴克 。

而更多消费者 , 可以在无限场景里消费 。 无论是网上 , 写字楼大堂 , 还是大学校园里 , 都有可能成为瑞幸挖掘的新市场 。 以咖啡消费为入口 , 果汁、轻食 , 未来商务人群可能消费的品类 , 都有可能从这个守在你公司一楼大堂或共享创业空间的咖啡店里拿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