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着急到沉寂, 腾讯为什么败走新零售?( 七 )

和几乎所有的企业一样 , 当可以躺着赚钱的时候 , 就不会想着如何过苦日子 , 就一定会在很多关键发展领域怠慢 , 最后成为不可挽回的遗憾 。 在云计算方面 , 阿里云占据几乎半壁江山 , 腾讯无法相比 , 高德地图定位导航全面绝对领先 , 即便是腾讯最骄傲的移动支付方面 , 也已经在依靠红包偷袭珍珠港之后失去了向上的发展空间被支付宝牢牢压制在40%份额以下 , 更不要说新零售需要的物流网络、深厚的金融科技能力 。

如今的阿里生态内 , 既有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高德、钉钉等商业基础设施 , 也有包括天猫、淘宝、阿里妈妈在内的商业与数字服务平台 , 同时还涵盖健康、娱乐等服务 。 张勇指出 , 阿里巴巴将帮助企业完成“品牌、商品、销售、营销、渠道、制造、服务、金融、物流供应链、组织、信息技术”等11大商业要素的在线化和数字化 。

而有一点不太被注意到但很重要的信息是 , 过去一年 , 阿里服务大B、大品牌商的能力越来越强 。 以星巴克为例 , 从2018年8月到12月 , 星巴克和阿里内部4、5个BU实现了跨部门合作 , 实现了会员通、权益通 , 还让星巴克第一次在中国实现了外卖 , 并把这个经验复制到了美国 , 跟Uber合作有了UberEats 。 星巴克的股价也在双方合作带动下一路走高 , 在2018年双11时达到近一年来最高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