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 拼多多,社交红利第一拼(14)

还有就是供货渠道,淘宝上很少有工厂直接运营店铺的,因为淘宝有极其复杂的开店规则,所以后来出了淘宝大学指导开店,出了很多代运营淘宝,就像百度上出来一堆SEO、SMO帮你代运营买百度搜索引擎优化一样。

并且,运营费用还高。

案例 | 拼多多,社交红利第一拼

天猫和京东的入场费用 | 源自Wind数据

这些中间商的价值并不在于更懂用户,而是更懂淘宝规则,所以就形成了工厂——中间商——平台的循环。

而拼多多上呢,更多的是工厂,因为它“发一个商品,送一个店铺”的傻瓜式开店,让你无须要去考虑品类,简单来说,淘宝是以店铺为单位,而拼多多是以货品为单位。

查阅资料,腾讯最开始投的是微信,逻辑可能就是想在移动端的非标品领域分一杯羹出来,因为标品有京东了,要依靠聚众广告集中式地卖,而非标品只能依靠分众信任产生。

分众流量通过社群关系关联到分散的SKU会获得非常低成本的CPA,这是口袋购物的价值。分众化去中心的流量解决了信任度和分散化SKU的问题,这是天猫和京东无能为力的事情——一针见血的剖析(援引自《腾讯的干儿子,在挖腾讯的墙角》|;乱翻书 (公众号ID luanbooks)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