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 们入局产业互联网,企业如何突围自救?( 九 )

创业公司创始团队的不同基因决定了不同的路径 , 我们看到像神策数据这类的公司 , 创始团队是百度大数据平台研发团队出来的 , 自下向上的路径会更为合适 , 团队初期坚持单品极致的思路帮客户构建数据平台及分析引擎能力 , 为给客户带来更多价值 , 依托客户需求拓展产品线 , 从最初的单一产品线神策分析扩展神策智能推荐、神策客景、神策标签管理、神策自动化运营等产品;像慧程这类的公司 , 创始团队来自工业界 , 本身行业经验丰富 , 所以先从几个细分行业的 MES 切入 , 而 MES 本身是个定制化很重的产品 , 然后基于容器技术孵化出模块化的 MES , 降低开发和交付成本 , 在持续在行业中孵化行业套件 , 场景深耕后再基于 AI 能力解决具体业务问题 。 个人觉得 , 从长期的时间维度来看 , 切入核心业务流程是战略问题 , 切入路径的选择是战术问题 。

虽然路径不同 , 但相同的是 , 这个领域里对创业公司的产品迭代演进能力要求极高 。 需要你不断挖掘客户需求 , 沉淀产品 , 构建行业的整体解决方案 , 最终切入到客户的业务核心流程之中 , 产品是否有机会切入到客户的核心业务流程之中也是我们判断产品是否有价值、是否对客户有持续粘性的一个标准 。 如果切不进去 , 可能就是一个工具 , 这个工具你做的再好 , 如果客户用不起来 , 就没有价值 。 如果能切进去 , 那你就有机会形成闭环、不断完善产品 , 可能大家更习惯用另外一个词来总结:场景 。 所以无论是平台切入 , 还是业务切入 , 大家的目的都在占据场景 , 通过场景来驱动产品演进 , 打造成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