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竞争加剧、国货反攻、年轻人崛起,寒冬里的机会( 七 )

喜茶在2017年开始进行数字化,出发点是为了优化用户体验,意外的收获是反哺了公司内部管理。喜茶CTO陈霈霖强调,茶饮企业的目的是品牌和产品,而数字化是手段。在喜茶最近披露的数据中,喜茶GO小程序目前已有600万用户,月复购率超过36%,小程序订单占比超35%。

到目前位置喜茶的数字化历程可以看作“三步走”:为了优化用户体验,推出小程序;通过喜茶GO小程序,带来全链条管理的优化;第三步衍生出喜茶GO的店型,更多开在写字楼里,这也是明年喜茶的一个重要方向。

国货反攻,等到好时机

小红书上有一个“国货之光”的标签,截至目前已经有6.4万篇笔记。

华映资本合伙人孙玮表示,潮牌、小众品牌的崛起,都是因为这群更自信的年轻人。一个潜台词是,我不需要靠品牌来定义我自己了,我觉得好,就是好。另一个潜台词是品牌的无国界化,以前觉得国外的好,现在觉得国货也挺好的,不需要用国界来定义品牌。

2018年,消费者和品牌方对中国文化的热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强烈。其实民族情结一直都在,只需要一个被点燃的契机。李宁在纽约时装周的亮眼表现是一个契机,李宁之后,太平鸟、波司登、森马等一系列服装品牌相继亮相时装周,是一种如水波纹一般铺开的信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