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队主管应该怎么当?组织行为学家告诉你,这样用人事半功倍!( 三 )

据此 , 堀之内克彦按照普遍的职务角色将主管的职责分成了4种:业务员、监督者、经营专业人员以及管理者 。

主管自己做业务就是业务员 , 督促下属做业务就是监督员;而主管另一方面还要关注领导或老板的业绩目标 , 所以如果主管自己去提升公司业绩就是经营专业人员 , 而督促下属去提升公司业绩 , 就是管理者的角色 。

虽然根据每个公司要求 , 主管的工作会有不同的侧重 。 也许有的要多自己跑腿做业务 , 也许有的要更多管理下属 。

但在堀之内克彦认为 , 无论自身的业务能力多出色 , 这样的主管始终都只能算一个业务员 。 想要成为真正的主管 , 工作重点必须是管理者的工作 。

堀之内克彦因此将主管的定义解释为“通过下属实现经营者目标的人” 。 这其中有两层意思:

1.通过下属;

2.实现经营者目标 。

不是自己实现老板的目标 , 而是通过下属实现 。 只有这样 , 下属的业务能力才能不断提升 , 为团队作出更大贡献;而主管作为管理者也能实现快速成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