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上造冰箱的人( 七 )

不只是成天见不着阳光的作息 , 初期的仓也简陋得要命 。 公司刚成立 , 人少钱少资源少 , 创始团队好不容易“刷脸”租来的“大仓”只有300平米 , 还是个没有任何冷链设施的普通仓 。

为了给商品保鲜 , 大伙儿硬装上了冷气机 , 但简陋到无法分温区、24小时喷冷气的环境却把人冻坏了——至今 , 李晓睿的一位同事每到阴天下雨还会腿疼 。

尽管条件简陋 , 生意却逐渐有了起色 。 由于总能找到品质不错的特色生鲜 , 公司的业务量从几百单涨到了几千单 , 促销时单量还能上万 。

李晓睿却“崩溃”了 , 人手就那么几个 , 收货分选发货都要做 , 怎么做得过来?平均每一两个月 , 大仓就得爆一次仓 , 物流团队人人都急得满头包 , 每次运营部做大促 , 或者商品部多上几个新品 , 他们就只能跑去公司总部“诉苦” , 说“大伙儿实在接不住了” 。

最严重的一次爆仓出现在15年6月 , 商品部搞来了一批荔枝 , 促销信息也发了出去 , 一下就收到好几万个订单 。 当晚 , 不少配送站员工接到消息 , 要求赶到大仓支援 , 帮忙分选打包 。 即使如此 , 还是有用户在一周后才收到货 , 事后 , 公司写了一封公开道歉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