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便利店之殇:谁才是最佳生存场景( 八 )

笔者走访的三家苏宁小店 , 北京石佛营店、朝阳北路二店和慈云寺店 , 店内营业面积都在100平米左右 。 据悉 , 其他苏宁小店也多是选择中小型物业 , 一方面能够保证店内商品种类丰富 , 另一方面不至于造成空间浪费 , 从而提升坪效 。

从商品结构来看 , 苏宁小店更像是一个微型超市 。 除了便利店常见的日用快消品、鲜食、零食饮料之外 , 苏宁小店内还有果蔬肉蛋、米面粮油 , 旨在为附近居民提供一站式采购的便利 。

服务是互联网+便利店扎根社区场景的又一大表现 。 在三家苏宁小店内 , 笔者都看到了“暖心驿站”的海报 。 写明为顾客提供免费充电、WiFi、饮水、打气、加热等服务 。 并且 , 苏宁推出的帮客服务 , 涵盖家电检测清洁、空调移机、电脑软件安装、保洁等等 。

此外 , 借助苏宁小店端 , 苏宁还推出了新项目苏宁邮局 , 尝试解决最后100米的快递服务难题 , 为社区消费者提供送件揽件服务 。

据卞农透露 , 未来苏宁小店还将有更多新的尝试 , 包括对便利店业态边界的探索 。 在苏宁易购全民焕新节发布会上 , 卞农分享苏宁小店发展方向时提到了“千店千面” 。 指的是苏宁小店在接下来的精细化运营中 , 要精准触达不同用户的需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