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便利店之殇:谁才是最佳生存场景( 七 )

因此 , 苏宁、阿里、京东等电商玩家纷纷高调入局 , 试图为便利店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 其中 , 天猫和京东瞄准的正是夫妻店 。 天猫小通过品牌授权 , 在2017年8月开出了第一家天猫小店 。 京东便利店是采用加盟方式 , 刘强东在2017年曾对定下百万计划 , 未来五年在全国开设100万家京东便利店 。 苏宁与前二者不同 , 目前采用的是自营的经营模式 。

那么 , 互联网+便利店是否就是社区场景的最优解?调研之后笔者对这个问题给出了肯定回答 。

以苏宁小店为例 。 苏宁快消集团常务总裁卞农在去年曾宣布 , 2018年要开1500家线下小店 。 最新数据显示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 , 建设完成的苏宁小店已有4300多家 , 服务覆盖全国70座城市 , 20000个社区 , 6000万用户 。 相较于连锁品牌便利店和夫妻店 , 互联网+便利店的优势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两个部分来讲 。

前端的各种差异 , 体现着互联网+便利店对社区场景居民用户实际需求的深刻感知和理解 。 苏宁小店围绕着社区O2O生活服务平台的定位 , 从选址到店内装修布局 , 再到商品结构都做了针对性优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