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让艺术点亮美好心灵(美育)( 五 )

美术馆公共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美术馆公共教育还未能较有效地与学校教育课程资源结合,形成良性互动的“馆校合作”机制;美术馆内部,公共教育也还没有很好地与藏品研究、展览策划、文创产品开发等馆内资源形成深入密切的协调合作机制。在教育项目开发上,美术馆可以探索的方面其实很多。诸如儿童教育空间和儿童美术馆规划;结合本馆教育资源,开发美术馆教育课程并将其常态化;针对特定人群学习习惯和需求的教育展览策划;结合最新科学技术提供互动教育服务等等。美术馆公共教育不是简单的“搞活动”,不能浮于表面。专业建设和专业领域的拓展,需要更多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人才参与其中。在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上,目前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人才还比较短缺。这与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工作人员队伍迅速扩大、教育活动开展越来越广泛的发展趋势形成反差。

面向新时代,作为大众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馆公共教育应该以更加开放积极的姿态,谋求新的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新时代的美术馆,应当结合公共文化服务和创新发展理念,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馆教育基本理论;增强和激发美术馆创新活力,探索建立公、私美术馆开展教育服务的新型体制机制;适应信息化发展,加快美术馆教育与新技术的融合,增进便捷化、个性化学习体验;结合美术馆特色教育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服务,推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项目;加强美术馆教育人才培养,努力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综合素养、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