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行压力尤存,宽松仍将继续——如何衡量货币松和紧

来源: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上周央行一句“以前没放松,现在也谈不上收紧”,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广泛议论。权益市场的大幅调整,也和货币、房地产等逆周期政策的表态变化,有很大关系。那么货币政策之前到底有没有放松,现在以及未来会不会收紧,要弄明白这些问题,理清货币政策“松”与“紧”的标准至关重要。

中泰宏观每周思考第27期

摘要1、什么是放松,什么是收紧?衡量货币是宽松还是收紧,主要还是看利率,而不是看央行操作的货币数量。尤其是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后,利率变化对货币政策态度的指示意义会越来越强。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的话,其实央行降不降准也没有以前那么重要。

2、之前有放松,但现在谈不上收紧。2018年二季度以来,DR007开始调头向下,实体经济的贷款利率水平也逐渐停止上行,开始出现回落,央行确实进行了货币层面的宽松。但当“宽松”进行到去年8月的时候,央行态度略有变化,DR007利率出现两波大幅回落并再度拉回,说明央行无意银行间利率降得太低。今年经济有所回暖后,我们认为央行更可能是一种“边走边看”的心态,宽松的步伐有所放缓,方式和节奏上有所调整,但还不至于收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