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京东动荡:帝国的恐惧与抉择( 十 )

刘强东最著名的管理手段是早会制度。1996年到1998年,刘强东在一家日企工作,该公司每天早晨8点半举行早会,讲解当天的工作安排,这一制度被刘强东带到了京东。公司上市前的十余年,只要没有出差,他基本每天都会出现在公司,为高管主持晨会。

2014年京东上市后,为了突破管理瓶颈,刘强东有意淡出公司,尝试放权,还去了美国学习。

“最开始,早会基本是刘强东在主持。2014年京东商城、京东物流等几个子集团独立前后,早会主持开始慢慢交给负责各家子公司的CXO。CXO则直接和刘汇报。”陈伟回忆。这些都被视为刘强东愿意放权的信号。

2013年的晨会主持,由刘强东换成了彼时京东商场的CEO、首席运营官沈皓瑜、首席营销官蓝烨等。但真正的放权并不容易。据燃财经报道,彼时沈皓瑜所有重大的决定还是“要向刘强东汇报,他同意就做,不同意就不做”。

“某天早会,有同事刚宣布完一项产品将在下周上线,电话里突然传出刘强东的声音,他没有向大家打招呼,而是直接提出有些细节需要改进,并要求立即落实。这让在座的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原来老板在美国有时也会听早会。”《财经》杂志报道称,“他陷入到一种不愿意放权却又不得不放的情绪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