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文学 近现代亚洲的倒影( 六 )

《别人的房间,别样的景观》

作者:达尼亚尔·穆伊努丁 译者:杨立新、冷杉

版本:99读书人|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年6月

这些文学作品在英语文学世界的成功,证明西方读者和作家都对印度问题相当感兴趣。因为那里既是南亚历史,也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历史。南亚作家用文学方式刻画的现实,让其他地区的人更深入地了解了当地状况。而在印巴分治之后,巴基斯坦和印度,穆斯林和印度教、佛教徒之间的信仰冲突,也成为很具讨论性的国际性话题。因此,巴基斯坦作家达尼亚尔·穆伊努丁的小说,《别人的房间,别样的景观》也在美国发表后入围了最佳短篇提名。

《剩饭》

作者: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 译者:张忞煜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年3月

相比之下,使用非英语写作的印度作家,则被完全忽视掉。

例如达利特语(种姓制度中的“贱民”语言)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他在里程碑作品《剩饭》中描绘的底层人民生活,和印度内部的历史问题,其实很具有现实意义,在南亚地区被翻译为旁遮普语、泰米尔语、马拉雅拉姆语等多种语言,但并没有受到国际文学的关注。在这本自传作品中,瓦尔密齐回忆了身为“贱民”食不果腹的生活和来自上流社会的嘲讽蔑视。书名“剩饭”正是对“贱民”群体的概括,因为他们只有在重大节日的时候,才能将高种姓人吃剩的食品打包回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