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重新定义520:呼吁设立营商环境日,让商家无惧职业索赔( 九 )

但从工业时代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经济活动与交易数据呈几何倍数地增长,看待与解决问题的思维也必须为之转变。

阿里巴巴诞生至今已有20个年头,企业的规模如滚雪球一般越做越大,目前,平台除了超15亿件平台存量商品外,每天还会产生超过3000万件新发商品链接。7亿用户,4082万名相关从业者,1000多万家企业通过网络光缆被传送到阿里巴巴这艘航空母舰上。

信任是网络购物乃至商业文明的基础。对早期的淘宝来说,交易安全是最影响交易双方信任的因素。曾有研究表明,2004年的时候超7成网友曾表示因网购体验过差,安全性难以保障等原因不愿再次选择网购。直到支付宝的推广,这一问题才得以解决。

当企业做大做强,淘宝网变成一个全民应用时,真正的考验来了。如何在让经营者在享受优越的商业基础设施的同时,又能让营商环境始终优化,提升商家的经营体验,成了摆在阿里面前的新课题,《淘宝规则》应运而生。

第一版《淘宝规则》在广泛征求意见后,于2010年诞生。此后7年,随着内外部市场生态的发展以及法律法规的变化,淘宝规则一直在做“加法”。截至2017年12月,淘宝规则共计64篇,20.5万 字。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商家反馈“看不懂”、“找不到”,正如郑俊芳所言:“商家不踩坑,几乎不可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