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零售巨头的70年自毁之路(13)

傲慢会削弱自律,而自律是柯林斯企业衰退分析的核心。成本自律往往第一个消失;西尔斯当然也是这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界一直认为规模效益或许能够让西尔斯在为商品定价时永远具有无可匹敌的成本优势,其实并非如此。西尔斯的商品采购价或许确实比其他公司都低,但它浪费的经常性开支是非常之多(想想那座大楼),以至于它的总成本远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成功带来增长,增长孕育出官僚作风,官僚作风则破坏自律。柯林斯说:“是什么取代了为什么。你要确保的可不仅仅是10名、100名或者1000名员工能够完成工作,所以你给每个人都发了锦囊妙计。讽刺的是这些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遵循这样的方法。它变成了教条,而不是得到理解。”在西尔斯,问题和这家公司一样大;据说它的员工手册有29000页。

柯林斯指出,在衰退的下一个阶段,领导者会把问题归咎于外部因素;20世纪70年代的西尔斯就是这么做的。一个相关的毛病是忽视“基本飞轮”,也就是构建企业的基本商业理念。柯林斯说:“人们往往低估了一个伟大飞轮的作用。”西尔斯领导层押注在金融服务上,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飞轮”,也就是零售业务,40年前就已经停止增长。家得宝、劳氏和沃尔玛等公司已经证明他们错的有多离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