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零售巨头的70年自毁之路(11)

但对在大多数人眼中代表着西尔斯这块招牌的零售业务来说,重拾辉煌已经为时已晚。1991年初,在经历了15年来最糟糕的假期旺季后,新数据表明沃尔玛已经超越西尔斯,成为美国最大的零售商——《时代》周刊在一篇宣布新王登基的文章中将沃尔玛称为“曾经的边远地区廉价物品商店”。西尔斯一如既往地将二者的比较斥为毫无意义。该公司发言人不以为然地说:“我们销售的商品中只有30%和沃尔玛存在竞争关系。”回过头来看,这似乎是在无意之中承认西尔斯的商品中只有30%是顾客最想要的。

沃尔玛的收入直线上升,西尔斯却基本上在原地踏步,这种情况下西尔斯根本找不到“重夺王位”的途径。派汀格说:“到90年代初,游戏就结束了。策略的最重要之处在于跟历史站在一边,他们却站在了另一边。”

近30年后,西尔斯勉强活了下来。20世纪90年代,它一度重获动力。当时,孤注一掷的高管和董事会打破了100年来的传统,聘请了一位外部人士来经营公司。他就是萨克斯第五大道精品百货店的高管亚瑟·马丁内斯。他发现西尔斯仍然无法正常运转。马丁内斯回忆道:“那时只有投向内部和上方的目光。所有东西都要弄到最高层去。根本就没有责任制可言。”他带来了自己的外部人员团队,并且迅速提高了销售额、营业利润、股价和士气。但在2000年马丁内斯卸任时,西尔斯的股价又回到了他刚上台时的水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