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行业竞争白热化:二三梯队企业“夹缝求生”( 三 )

在目录公布之后,车企开始寻找本土电池企业作为供应商,日韩电池也暂时退出中国市场。

“目录发布的时间已经比较久了,这四批表单中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中的部分企业已经破产或者已经不存在了。”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对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

多位电池企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目录的取消不会改变行业的发展现状。

“行业规范的要求实际上落地起来没有规定中那么严格,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就没有执行了,行业内大家都很清楚,只是官宣了而已。不少没有使用目录的电池,通过了工信部的产品目录,可以申报新能源补贴。”6月27日,一位电池企业高层对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例如,近两个月冲进月度装机量前十的联动天翼,并未在进入“白名单”的57家企业之列。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废止目录从政策放开了准入,但更加强调事中事后管理,更加有利于市场竞争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

二三梯队企业持续洗牌

据高工锂电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动力电池装机量共23.41GWh,其中,宁德时代的装机量为10.4GWh,市占率为44.6%,比亚迪的装机量为6.9GWh,市场占有率为29.5%,而国轩高科前5月装机量为1.3GWh,市占率5.5%。而排名第4的力神前5月装机量为0.55GWh,仅为宁德时代的1/2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