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打、下跪、安眠药,谁来保护夹缝中生存的配送员们?( 六 )

可以说 , 外卖和快递 , 这两个行业为社会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 因为配送员的门槛相对较低、工作时间相对灵活自由、竞争机会相对公平 , 符合新一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工作的要求 。 在传统产业去产能带来就业压力的背景下 , 未来加入这个职业的从业者会越来越多 。 而在越来越多的人涌入配送大军的同时 , 一些问题也逐渐被暴露出来 。

三大处境暴露平台制度短板 , 配送员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配送员们的工作负荷强、罚款重、安全无保障 , 而平台服务制度细节不明确 , 每每让配送员陷入投诉风波 。 可以说 , 配送员是在平台、客户、商家的夹缝中生存 。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 , 快递小哥每天派件量在50至100件占38.4% , 100至150件占11.8% , 150件以上占19.2% 。 在“双十一”等高峰期 , 配送量更是呈爆发式增长 。 “忙得脚不沾地”“累得不想说话”是他们说的最多感受 。

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 快递员们还都面临着大数据给其的“压力” 。 例如 , 菜鸟网络针对物流商各项服务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菜鸟指数 , 即包含物流实效、派件服务、用户评价等环节 , 物流投诉率、二次申诉率、次日完结率、周末派件成功率等都在其考核范围内 , 评价结果直接影响物流商的服务排名、商家端快递公司展示排序和服务推荐等环节 。 在这种情况下 , 投诉率增加必然会导致指数下降 , 而快递员的工资必然会受影响 , 一次投诉可能让快递员一个月的劳动都付之东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