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混沌大学的第一曲线看《华为终端战略》(22)

“我们用的是最顶尖的器件。”这句话常常挂在余承东嘴边。最薄、最防水、最坚固、最美、最智慧、最佳弧度……华为早期的产品无不在追求一个“最”字,以彰显高端一流的品质。Ascend D2这款集各种“最”为一体的手机,零售价也达到了当时华为手机的最高峰——3990元。

按价格来划分,当时2000元以内属于低端手机,2000元~3000元为中端产品,3000元以上划为高端。在国内,Ascend D2成为第一款能够定价高端的国产手机。但是,和同期的三星Galaxy S4、iPhone 5s、5c相比,D2的价格还是弱了很多。比如,iPhone 5s 64GB的裸机价6888元,整整比D2高了3000元。令人郁闷的是,消费者没有埋怨三星、iPhone太贵,却纷纷取笑华为卖高价。

从销量来看,iPhone 5s和iPhone 5c首发3天的销量就突破了900万部。三星S4尽管性能一般、发热严重、电池膨胀、边框掉漆,却还是在1个月内卖出了1000万台。而消费者却以一句“高端手机从来就不是靠堆硬件实现的”,否定了华为的所有付出。另外,由于渠道混乱、K3V2芯片不稳定等问题,Ascend D2在市场上陷入了难觅踪影、无人问津的窘境。

余承东发微博痛心地表示,Ascend D2是一款制造成本非常高的产品,尤其金属框架和防水加工成本非常高。全高清屏幕、1300万像素Sony摄像头、一体化音腔防水喇叭、高品质听筒,甚至连防水插头都是用当时最贵的器件部件,成本比刚刚发布的Galaxy S4高不少,而销售价格却比其低很多,造成如今结果的原因在于华为不擅长做品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