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缩水的飞机餐,能拯救航空公司的利润吗? | 国君交运( 九 )

这也代表了当下分化的中国航空市场现状——干线市场公商务占比维持高位,航班时刻存在长期瓶颈,供需向好转化为票价上升,客流维持低速增长;二三线则以因私出行为主,时刻供给较为充裕,客流将保持快速增长。

这让中国的廉价航空企业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由于大众化市场空间巨大,这些因私出行的旅客,往往仅需要基本的安全、快速的位移服务,支付能力相对较低,对票价更为敏感。

这也正是低成本航空公司所提供的产品优势所在。

不仅如此,中国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还学会了前辈西南航空没有教会他们的事——国际化。

西南航空自1971年开航运营四十余年,专注于美国国内市场。直到2014年才开始运营周边国际航线,2018年国际业务占比不到5%。

而在国内低成本航空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春秋航空,目前国际业务占比已达35%。

春秋2011年明确加快国际化步伐,2014-2016年抓住了国人出境热,快速国际化布局。

国际化是一着妙棋,既规避了高铁的冲击,也非常有利于机队高周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