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的下一步:从RPA到IPA(20)

程文渊:本质上来讲,要从几个方面去看,刚刚有提到,国内软件和客户生态和海外,特别是跟美国相比,不太一样了。我们去客户那边看到,有多年没有升级的系统,可在跑很多种windows的版本,25年没有动过。当时的开发团队不见了,做这个项目的公司破产了,也没有其他人懂。而国内最新的互联网企业,他们用最先进的技术,有最好的流程,产品和系统非常完善,得看你的产品能不能适应这样的场景。

国内国外的差距来看,除了今天有一些大的背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大的背景下,某些场合国内有一些优势。但对国内厂商来讲,首先产品必须得行,不能错误地利用优势去做一些事情。本身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场景,能够在国内的生态的情况下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个是第一位的。

在目前的生态里,还要尽量放大自己的优势,特别对安全管控的相关想法和要求、对老旧的系统怎么适应,这些优势想办法放大。本质上来讲,至少在中国市场上,我觉得优势是能够看到更多的东西,看到更多有想象力的场景。我今天看到的国内有很多的场景,是在国外的市场上看不到的。比如国内更多的在BPO里面用,更多在大企业里用。中国人多,所以客户也多,所以会看到他们把RPA的想法和用法特别有创意。这是好事,但有了创意之后,你就不得不适应它,某种角度上来讲这对本土的RPA厂商是机会也是挑战。反过来讲,因为这种挑战,让你迭代更加快,更加有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