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的下一步:从RPA到IPA(17)

RPA接下来的发展是不规则的形状,这个不规则形状会在不同领域,由不同的突触连接到别的能力上,这些别的能力又反过来引导广义RPA的扩大,甚至到时候反推RPA行业对RPA作出新的定义。也许到时候的RPA版图就不是目前Gartner/Forrester目前说的这样,会有更大的版图。当然版图的方向现在不是特别明确,但是我认为RPA的边界一定会扩大,像刚刚前面几位嘉宾讲的,RPA的张性非常强,包容性足够。

中国RPA市场的挑战

咏仪:刚刚几位嘉宾大陆提到中国RPA市场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但发展非常得迅速。申峰总也提到跟BPM的结合,是RPA未来展望的一个突触一样的存在。另外一方面,中国与国外市场的企服和AI生态也非常不同,我们也想听听各位嘉宾的看法:除了刚刚像各位嘉宾提到的中国RPA市场的本土优势,比如说AI人才非常多、开发者生态比较好,目前中国RPA市场还存在什么挑战?

张予彤:上午我也分享了RPA国外厂商和国内本土厂商的情况。本地厂商的优势在于和本地的生产环境的结合,RPA部署到各个企业里之后,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运行多少次不被打断,需要非常稳定、精确,机器人不会出现异常情况触发。本地的生产环境和国外不一样,走每个流程多长时间,什么情况下确认流程走完,过程中是不是被弹窗打断,网页中识别的元素和本地的软件里面的元素的变化对RPA在实际生产运行环境的稳定性都有影响,我相信这一点上本地厂商会做的更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