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数据+5G,如何颠覆智慧出行?( 七 )

杨俊:从我自己角度来看要划分一个时间维度,今天我们在谈单车或者协同问题,一定要考虑谁在做这个事。整车厂不可能考虑道路协同的问题。整车厂考虑的一定是我的车更牛,所以A8出个L3,从商业角度来说,一定是说单车会被整机厂去推。从创业者来说只能从单机的角度去推这个事情。刚刚有个嘉宾说到这个东西一定是融合。当所有的整机厂不说L4到L5,到L3这个级别的时候,当自动驾驶和人为驾驶的比例倒过来的时候,这个一定倒推了。

大家把眼光可以往前看。大家知道明年是什么年?是确定6G的标准年,6G和5G有什么区别吗?是靠卫星。到达卫星这个层面,图像识别、联动都不是问题。我认为大概率不应该不会特别长的时间,一定最后是完全融合的概念。我想大家回溯整个智能手机的发展脉络,应该能够理解这个速度非常快,甚至超出我们的预计。当然我是搞通信的,我过于乐观,也有的人觉得有生之年看不到自动驾驶。

智慧出行投资机会在哪儿?

主持人:作为投资机构,从投资的角度上来说,谈及智慧出行,就有汽车电子、芯片,结合到传感器、视觉、雷达、算法等这些词,也想请几位嘉宾跟我们聊聊,针对这些热点哪些是比较值得我们关注的,具有投资价值的投资领域?投资的逻辑在哪里?针对我们具体的项目在落地应用方面,又有哪些要点是我们着重关注的。比如说硬件成本、能耗、安全性问题等等,也想听听嘉宾这方面的看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