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10年,再造一个阿里巴巴(22)

但这些对李飞飞来说可以“忍受”的代价,对许多其他习惯了学界环境的技术明星来说则无法接受。PingWest品玩和李飞飞谈起和他同名的、著名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教授在Google云担任技术负责人的时期并不算十分顺畅的经历时,李飞飞做了个比喻:

“其实这就好比在沙漠里,明天就要渴死了,现在给你一杯水,你喝了也是死,但能多活一天。而这杯水还很脏,从技术的角度,你要给它烧热、净化,但这个过程就需要一天。有所谓技术洁癖的人,就宁可站着死,于是选择不喝,今天就死掉了。有些人对技术根本没有追求,他没有思考拿过来就喝了。”

“而还有另外一群人,他们在技术上也有追求,但会选择先喝了,因为喝掉后还可以看到明天的太阳,也许就有变化了呢?这样一天一天没准就能活过一年。”李飞飞说。显然,他就是这另外一群人。

对于许多学术界的人来说,能不能喝下那杯让你活一天的水,以及能否忍受喝下去的过程中伴随着的强KPI和加班熬夜的痛苦,就是区别的关键。

如行癫所说,阿里巴巴与这些科学家们一直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而在过去10年的人来人往中,继续留在阿里巴巴的工程师、科学家们,共同建立起了一种独特的技术文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