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买手辛酸史:苹果砸手里低价甩卖,被威胁亏了几千元( 五 )

作为一名生鲜买手,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外,由于常年游走在供应商、代办(当地的介绍人)、有关部门之间,还要学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绝大多数情况下,买手们需要直面的对象是当地供应商,与他们打交道,最大的难题在于信任。

瞿杰曾在四川地区推广过产销平衡的订单农业,按理说可以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但农户们并不买账,不少人选择委婉拒绝,少数性子急的会直接问:“你是不是在骗我,到时候不来采货怎么办?”原来,订单农业前期投入不小,农户要接受盒马的相关约束,分批次精细化种植,不符合标准的还要自己想法子找销路,另外加工车间也要额外花钱改造,这大大降低了农户们的积极性。

那段时间,急性子的瞿杰挺焦虑,后来他调整心态,想着不如先找一个单品试试。他选择四川丹巴县特有的金黄色四季豆豆荚——黄金荚作为试点,与农户们谈好,上一年按照要求种,第二年成熟后来收。这次合作由于量小好操作,除成都外还销往全国八个城市,帮农户们打开了销路,每亩地净增值五六千元。农户们这下相信盒马不是骗子了,南瓜、草莓、番茄、生菜的订单农业也推广开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