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对话华为朱平:通过生态集成,重构未来想象力( 八 )

但是,如果华为自己的员工与渠道伙伴们对“生态集成”不能进行深度理解,又如何通过消费者能听得懂的方式进行深度触达、互动与服务?消费者又怎么会愿意购买华为全场景智慧化产品与服务?

特别是,这种能力和知识体系,不仅要深入到7500家渠道和服务门店,还有35000家专区专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知识体系和服务能力能否建立在所有“班级阵地”上,决定了能否“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来呼叫炮火”,决定了华为渠道与服务体系的最终“战斗力”。

华为消费者业务大中华区将深度培训和赋能作为今年的一个重点方向,名字叫做“特训营”,对象包括了基础员工,还包括了在岗的管理者。学员在进入“特训营”之前,全部进行了学前导入,以及1000分钟以上的视频学习,培训的人员都来自业务实操部门和具体内容的负责人,专业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大家都想抓住这次机会给自己充电,很多学员每天都学习到凌晨三、四点,,因为每个人都看到了“生态集成”所带来的重构性和巨大想象空间。“特训营”因此也被内部员工戏称为“魔鬼培训”。

“魔鬼培训”首先带来是华为服务运营体系的重大变化。比如所有华为体验店的店长都必须通过认证项目,其中更多是非财务的要求,包括消费者体验,内部运营,员工的学习发展,知识结构的升级等等。落实在每个门店上,则是如何生态选品,如何根据用户反馈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如何搭建面向不同用户场景需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