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新能源汽车“双资质”项目两年后 1/4企业无产品

手握新能源汽车“双资质”项目两年后 1/4企业无产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 手握“直通卡”却快“歇菜” 新能源汽车“双资质”项目两年后1/4仍无产品

来源:经济观察报

文 | 周菊

同样拿得一手好牌,命运却不尽相同。在生产资质稀缺的情况下,“双资质”一度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手里的“王炸”,能保项目发展一路顺畅。但两年过去了,根据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的统计,12家取得“双资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进度却相差甚大,有的年销十几万辆,有的新车还没量产便走到破产边缘。

按照中国现行法规,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必须取得两个资质,其产品才能生产销售,即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有关汽车投资企业生产项目的备案(日前为核准),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主管的汽车生产企业准入资质。自2016年3月发改委给北汽新能源颁发第一个项目核准以来,截至2017年5月,仅有15家企业取得了发改委的生产资质。而截至今年3月,在上述企业中,有12家取得了发改委和工信部颁发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双资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