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陈晓卿:美食是人类的刚需( 九 )

陈晓卿

我们拍纪录片和别人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关注观众的需求 。 我们好多东西是反推得来的 , 美食家们会说我们太不关注传统的 , 那些制作精细的菜肴 , 说老实话有一些特别昂贵的菜我们之前也做过(纪录片) , 但事实上这可能并不是观众最感兴趣的 。 这一点也不独在国内 , 你看国外很高大上的美食纪录片 , 你看它的点击率曲线和弹幕 , 明显可以发现观众最感兴趣的还是吃得饱、看着熟悉 , 但你还能告诉他背后一些不得了的事情(这样的节目) 。 你只有比较精准地能为观众画像 , 才能知道你该怎么拍 。 现在都有非常专业的大数据服务公司 , 他们可以为拍摄者提供这样的“画像” 。 当然 , 不同年龄段 , 不同学历的观众观看习惯是不一样的 , 这也要看人下菜碟 。

澎湃新闻

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去年的《风味人间》 , 随着空间维度的扩展 , 你对美食与人类的关系有没有新的思考?

陈晓卿

只是角度不同 。 《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的版权作品 , 我只是参与其中的一个工作人员 。 我的工作地点调动了 , 工作变化了 , 肯定就要做新的东西 。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风味这个话题 , 通过风味能够感受到的东西其实非常多 , 这个国家的物产、物候可能都跟风味密切关联 。 另外就是“人间” , 它更多的和亲情、人情 , 人的社会属性相关联 , 这些都是纪录片里最初一直想表现的 。 我想通过丰富的食物来反映不同地区的风情 , 这就叫做“沃野千里 , 风味;灯火万家 , 人间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