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漂亮50”之鉴: 1980年至今依然具有超额收益(17)

产业结构的变化,美国从消费、制造业主导逐步转向金融和信息技术主导,新兴的趋势力量崛起。

70-80年代,美国逐步开始产业结构转型,从传统的消费、制造业主导转向金融和信息主导,标普500成分股中,科技行业的占比大幅提升,而消费和制造的占比回落。

1974年美股反弹,“漂亮50”的反弹力度更大。但自1975年开始,“漂亮50”跑输标普500,进一步跑输纳斯达克指数。纳指成为新兴的趋势力量。

美股“漂亮50”之鉴: 1980年至今依然具有超额收益

4超长周期视角,“漂亮50”还漂亮吗?

从1980年至今的超长期角度而言,“漂亮50”依然在之后近40年具有超额收益,但存在一定的幸存者偏差——其中部分公司已经退市、停止经营、或被并购。而幸存的30家左右公司中则巨无霸层出,如麦当劳、可口可乐、迪士尼、宝洁等,因此组合的累计收益依然可观。但其跑赢纳指的涨幅主要依靠80年代积累的超额收益复利效应,若以1990年为基期,则“漂亮50”和纳指基本跑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