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K293细胞体外表达抗伪过敏作用是否与MRGPRX2相关( 二 )

全身性过敏反应是一种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超敏反应 , 通常表现为许多不同的症状 , 包括血管性水肿、呼吸急促、耳鸣和心律失常 。 肥大细胞(MCs)是过敏反应的主要效应因子 , 主要位于暴露于外部环境的部位 , 如皮肤、呼吸道和口腔/胃肠粘膜 。 MCs含有分泌囊泡 , 含有大量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分子 。 它们可能通过释放组胺(HA)、蛋白酶、前列腺素、白三烯和细胞因子等储存或最新合成的炎症介质 , 在炎症和过敏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 HA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过敏反应的重要介质 , 是MCs释放的第一介质 , 具有平滑肌收缩、血管舒张、血管通透性增加、粘液分泌、痛觉神经元受体活化等多种病理生理活性 。

广义上 , MCs通过交联抗原特异性 IgE受体(FcεRI) , 导致预合成和最新合成的介质释放 , 从而介质诱导MC脱粒 。 尽管通过FcεRI聚合而导致的过敏反应MC脱粒发生聚合 , 而且不同主体间的强度不一样 , 最近发现一个类似的伪过敏途径是通过MRGPRX2发生的 。 配体包括各种药物 , 抗菌肽和神经肽 , 如P物质(SP) , 使受体相当普遍 。 这些配体直接刺激MRGPRX2 , 而不需要诸如IgE这样的中介 。

到目前为止 , 还没有完全治愈过敏性疾病的疗法 。 抗ha药物、MC稳定剂、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只能缓解过敏症状 , 减轻过敏反应带来的痛苦;此外 , 这些药物有一些副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