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业化的春天还有多远( 九 )

此外 , 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对于绿色施工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 如何改进预制和装配工艺 , 使得桥梁施工尽量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 特别是对位于山区和自然保护区内的桥梁工程 , 绿色预制装配化技术很有必要 。

史方华同时指出 , 对于目前兴起的UHPC等新材料 , 国内目前的应用还仅限于桥面铺装、桥面板等构造 , 这主要是由于其基础研究 , 特别是缺少耐久性研究的缘故 。 由于其性能优越 , 如果诸多疑难问题得到解决 , 必将掀起桥梁结构的一场变革 。

产业升级 标准先行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卢永成认为 , 桥梁建造要全面实现工业化 , 标准化非常重要 。 “通过几年时间 , 把一些结构都定型化、标准化 , 以此来提高效率 。 只有标准化了 , 才能实现工业化 , 如果每个构件标准都不一样 , 是不可持续的 , 就没有办法工业化 , 必须实现工厂流水线作业 。 ”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 , 我国在跨江跨海桥梁上 , 就开始了预制装配技术的尝试 , 也编制了相关标准 。 然而 , 新时期的全预制化装配理念 , 从根本上发生了变革 , 需要新的标准来支撑 。 “基于工业化、标准化 , 基于机器制造 , 还有人工智能、信息化管理 , 这些方面需要大量新技术的支撑 , 不再是原来简单地把它装配起来 , 而是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 把人从繁重劳力中脱离出来的智慧化建造 。 这些新的领域 , 我觉得它的标准规范都是非常缺乏 。 ”颜海说 , “为此 , 同济大学也设立了‘智慧建造’专业 , 今年是第一年 。 这也可以说明 , 新时代的预制装配 , 是新时代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