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业化的春天还有多远( 六 )

张强表示 , 预制装配化施工彻底摒弃了传统现浇施工的缺陷 , 优势非常明显 。 “一是把传统的现场浇筑工作换成了车间工作 , 使现场多工面的施工作业经过统一分解 , 并集成了工业化的、可以重复优化的制造工序 , 混凝土节段的质量与稳定得到了保证 , 安全、质量、耐久、经济 。 第二个特点就是速度快 , 可以将巨大的永久结构合理分块 , 现场作业量小 , 对于大型工程可以多点施工组装架设 , 施工速度之快是其他施工工法难以比拟的 。 第三大特点是施工工法适应性强 。 预制节段的现场拼装方法多种多样 , 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简支单跨架设法、悬臂平衡架设法、推顶架设法、支架架设法、整孔架设法等 。 对于不同的工点情况 , 可以灵活处理 。 其次 , 对自然与社会环境冲击小 。 由于将现场浇筑换成了车间工作 , 现场架设施工基本不受白天、黑夜与天气条件的限制 。 运梁、吊梁大多在夜间进行 , 张拉成梁多在白天实施 , 这种施工方式大大缓解了现场施工给周边自然环境(工业尘土、噪声、废水、废气等)与社会环境(交通堵塞、人力时间资源浪费、破坏城市景观等)带来的冲击 。 同时 , 可以做到资源合理重复利用 。 ”

尽管优势明显 , 但该技术的应用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 由于架桥机和启动资金较大 , 体外预应力造价偏高等原因 , 预制拼装、装配化施工技术在造价方面的优势还难以体现 。 张强认为 , 只有当桥梁工程的规模越大 , 用该项技术进行桥梁建设的经济效益就越高;工程规模越小 , 经济效益也越低 。 随着技术发展的成熟 , 在满足一定建设规模的基础上 , 采用装配化施工方法 , 可以节约10%~20%的资金 。 “依据过去几十年的实践工作经验 , 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地区 , 总长超过1.5 km的桥梁建设工程 , 短线法节段预制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开始体现 。 在亚洲中等发达地区(如港、澳)以及我国大型都市(如上海、深圳、北京、广州)地区 , 经济工程最小桥梁长度一般应在2.0km左右 。 而在我国国内中等发达城市(如大多数省会城市) , 经济工程最小桥长可能在2.5km左右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