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商业化之路:除了昂贵的燃料电池车 还能干什么?( 八 )

由瑞士ABB集团和加拿大巴拉德公司牵头组建的校企联盟,已将燃料电池功率提升至MW级别,这使该渡轮的纯电动化成为可能。HySeas III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受限于电网的并网容量,当地制氢所需的所有电力皆来自多余的风电以及潮汐发电。

钢铁行业的救星?

不仅仅是轨道交通和船用推进系统,燃料电池应用的名单远不止于此。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研发的首架燃料电池四座客机HY4、丰田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合作的燃料电池月球车、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研制的燃料电池自行车LiteFCBike、U212潜艇上基于燃料电池技术的AIP系统……几乎所有交通工具上都出现了燃料电池的身影。

但燃料电池并不是氢能应用的唯一代表。氢能的下一个大客户或许是钢铁行业。

在《京都协议书》框架下,欧盟计划2050年前实现碳排放比1990年降低80%的目标。能源行业可以依赖可再生能源,交通领域寄希望于电动化技术,钢铁企业在炼铁过程的碳排放却难以规避。

不论是使用焦炭的传统高炉法,还是使用天然气的直接还原法,目前主流炼铁过程本质上仍基于碳或碳氢化合物的还原剂与铁矿石中氧元素的反应。作为副产物的二氧化碳,一定会出现在化学反应式的右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