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防雷探讨( 六 )

1.从日常公告中关注企业的发展和诚信问题。比如前期爆雷的欧菲光,不排除企业后期能东山再起,但从董秘面对投资者的追问一直强调业绩预告没有变动,而后临门一脚风云突变,以及一系列混乱的后续公告,单从这一点,我便无法原谅。

2.从管理层的过往履历及系列言行中听其言观其行。印象比较深刻的如新纶科技,董事长侯毅在13年的采访中说到,公司老本行超净业务虽然国内竞争激烈、但新纶的市占率还不到2%,作为业内唯一上市企业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很快公司发展战略即转向新材料领域,超净业务基本只是维持甚至收缩。且多方查证侯毅本人身兼恒益大通等几家投资公司boss,能否专注主业?会否热衷资本运作?始终有所担忧。这一系列的质疑让我从最初的看好始终伴随着警觉,最终幸运逃过一劫。

3.从竞争对手发展看其行业处境变化。之前投广联达的时候会经常看鲁班的官网,关注其新闻动态和BIM业务发展状况;现在投分众传媒也会常看看新潮传媒官网。这两家公司有一个共同点是竞争对手都差的很远,还无需引起足够重视,但这并不等同于关注竞争对手就毫无价值。有时候,从竞争对手的一些细微变化可以尽早察觉到行业格局的微妙变化。比如新潮,哪怕它目前不足为道甚至生存成疑,但如若有一天它的资源点位也大幅追赶上来跨过百万级门槛,且能坚持生存下去甚至盈亏平衡,对分众的冲击就不可能再视若无睹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