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食物去哪儿?香港有高招( 二 )

回收数量很可观

“我们会预备大量塑料箱、器皿和冰垫等用于收集和保存食物。”惜食堂高级经理王敏仪表示,为了在此次美食博览中增加回收量,他们会主动出击,派工作人员和义工走访各摊位,呼吁参展商把卖剩的但仍可安全食用的食物捐出。

香港贸发局指出,自从6年前与食物回收机构合作以来,回收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商户响应。单是惜食堂便在2018年展会期间回收了近2200磅(1磅约等于0.45千克)的水和食品,齐惜福则回收了近550磅的厨余及剩食。2019年的美食博览以“绿色展览齐出力,减废回收要积极”为口号,希望将废物量降至新低。

除了回收本届美食博览上的食物,成立于2011年的惜食堂每天向香港饮食界回收仍可安全食用的剩食,迄今为止已回收逾4800吨。按照香港环境保护署的统计,香港每天倒掉近3600吨厨余,占所有固体废物的四成,重量相等于270辆双层巴士。因此,越来越多的民间团体关注这一议题,并参与食物回收行列。

例如香港职工会联盟教育基金发起的“食德好”食物回收计划,就是以“减废、低碳、互助”为模式,致力改善香港剩食的浪费问题。该计划的回收成员在周一至周五期间会前往大埔、元朗和荃湾区的菜市场,向菜贩回收未售出的蔬果,向工厂、超市及零售商回收即将过期或外形有瑕疵的饼干、面包等食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