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食物去哪儿?香港有高招( 四 )

互帮互助显关爱

当剩食回收机构每一天收集、分拣完食物,并将食材制作成可口的餐食时,当地的低收入者便陆续来到派发现场,领取餐盒。针对行动不便的长者,志工们还会送餐上门,方便他们食用。

虽然这些食物都是“剩食”,但不失营养美味,且符合安全标准。不过,由于食物数量有限,这些机构在派发时会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比如食德好的回收食物,必须由具备会员身份的人领取,而会员则都是弱势族群,包括低收入户、身障人士、高龄长者等。派发时,志工们会将食物分装在印有“减废,低碳,互助和食德好”等字样和号码的环保袋里,以方便带回。会员们现场随机抽号领取,每一户限额两名,菜量则视前一天的回收量而定。

如今,这些剩食回收机构除了向弱势群体提供餐食之外,还举办更多的公益活动。像食德好在食物回收之余也推动各种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以及积极安排各种学习活动,邀请小区居民关注剩食和环境问题,培养民众珍惜食物和资源的意识。惜食堂则建立教育中心,教育小朋友从小就明白不要浪费,建立长者中心,让长者们可以互相关怀。惜食堂主席梁锦松表示,惜食堂将继续扩展规模,让更多需要食物援助的人士在得到果腹以外,也通过活动得到心灵上的满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