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对话】改革亲历者孙晓霞:PPP变革的道与术(11)

首先是以规范运作为重点,切实保障项目实施质量。一些地方不规范的PPP现象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PPP项目管理,坚守规范运作的“底线”,严守财政承受能力的“红线”,按照正负面清单要求,认真把好入库审核关、合同签署关、融资落地关和按效付费关,做经得起检验的“真PPP”。

其次,以法律制度为基础,营造外部发展环境。加快出台PPP条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完善税收、价格、土地、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关配套政策,营造适宜PPP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

再次,是以专业智力为支持,提升项目运作质量。加强PPP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对咨询机构和专家的政策培训和跟踪评价,对于包装违规项目的咨询机构和南郭专家要严肃问责,坚决予以清退,进一步提升咨询机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政府提供科学、专业的智力支持,填补政府能力短板。

另外,是以示范项目为引领,推广宣传成功经验。加强示范项目管理,梳理典型项目,总结成功经验,做好推广宣传,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例如,河北唐山大剧院项目,引入保利集团进行市场化运作,充分分享保利的院线资源,让唐山的老百姓也能够看到国内外一线的演出剧目。张家口桥西区集中供热项目引入民营资本后,通过优化管理、节能降耗,在不提高供暖费的前提下,供暖温度提高了2.1度,供暖期延长了半个月,不仅企业当年实现扭亏为盈,而且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这些项目用实际成效验证了PPP的制度优越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