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对话】改革亲历者孙晓霞:PPP变革的道与术( 七 )

而在防范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同时,财政部亦厘清规范PPP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边界,给各参与方吃下“定心丸”,号召大家坚持做真PPP。

此外,是完善配套政策,引导重点领域发展。“制之有衡,行之有度”,好的机制,还需要依托配套的政策制度付诸实施,财政部印发操作指南、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等指导文件以及PPP项目财政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等配套政策,并针对农业、养老、旅游、文化等PPP发展重点领域制定印发指导性文件,引导各方规范运作PPP项目。

再者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合理回报机制、公平竞争参与、拓宽投融资渠道是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重要保障。财政部从完善制度保障、加大政策引导、创新投融资模式等方面入手,加大对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诸如:出台推进PPP发展实施意见,强调地方政府要重诺守约,要求地方政府依法依规将规范的PPP项目财政支出纳入预算管理。出台PPP采购管理办法,强调公平竞争方式选择社会资本方,杜绝不合理的准入门槛和各种形式的所有制歧视,消除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的隐性壁垒。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推进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升民营资本融资的便利性和流动性,增强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像2017年2月3日,“太平洋证券新水源污水处理服务收费收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发行,成为国内首单落地的PPP资产证券化项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