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望丨Wework招股书解读:重资产模式下 盈利是最大难题( 八 )
Wework在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的估值为470亿美元,为了支撑这样的高估值,Wework在上市前冲规模的迹象十分明显,这家公司用了7年时间达到10亿美元的营收规模,接下来用了1年时间达到20亿,最近则仅用6个月就达到了30亿美元年化营收规模,但短期收入的大幅提升难以遮掩其难以实现盈利的弊病,收入规模的提升是签下更多长期租约所换来的。此外,为了支撑高估值,Wework还将自己描述为一家科技公司,并生造出一个space-as-a-service(空间即服务)的概念,但根据其目前的经营模式来看,依然难以摆脱传统的重资产商业地产租赁这一范畴。
推荐阅读
- Find X2 Pro采用48MP双主摄+13MP潜望式;小米去年收入破两千亿
- vivo X30 Pro的潜望式镜头,拍出了手机从未有过的精彩
- WeWork招募房地产老将担任新CEO,本月18日上任
- WeWork招募房地产老将担任新CEO 本月18日上任
- 三星S20 Ultra镜头模组曝光:潜望镜头+100倍变焦
- 今年手机潜望式长焦镜头或将成为主流
- 超级独角兽WeWork为什么会出问题?(下)
- 潜望式镜头加持 X30 Pro的60倍变焦有多强
- 潜望式镜头加持 X30 Pro的60倍变焦有多强?
- 60倍变焦有多爽?vivo X30 Pro潜望摄像头一镜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