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经济13条"颁布 打造"夜京城"地标推出深夜食堂(14)

“夜间经济13条”出台至今,一个多月时间很快过去了,有人觉得尚未感知到政策的东风,有人为宵夜有了新去处而欣喜,也有人在深夜寻找属于自己的食堂。

北京夜幕降临后,从餐饮、保健到文化、旅行,多元化消费渐次入场,政府在“夜间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聚焦午夜市场的规范和管理,也观望和等待新的蓝海。

8月9日,地铁延长运行的第4个周五,穿白衬衣的中年人夹着公文包,边跑边问:“1号线快要没车了吧?”工作人员回应:“有,今天延长。”

西直门地铁站。0点29分,轰隆隆声由远及近,2号线的地铁末班车进站了。

乘客不多,戴着红帽子的乘务员手里捏了一个小魔方,从车头走到车尾,只路过不足10位乘客。穿牛仔裤的女孩子对着手机笑,扶着行李箱的中年男人对着线路图发呆,穿黑衣服的男生正在玩手机游戏,有白发的夫妇边笑边打量空荡荡的车厢……

地铁工作人员说,很多市民还不知道地铁在周五周六延长运行的消息,第一周,延长的时间段只迎来了四五千位乘客,平均每趟车只拉200人。不过,到第二周,这个数字上涨到了七八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