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经济13条"颁布 打造"夜京城"地标推出深夜食堂(13)

夜间经济慢慢“养”

前门附近的阿里山广场也新开了夜市,小龙虾、炒花蛤热气腾腾地出现在帐篷底下,广场一侧的舞台偶尔会有演出。

夜晚十点多,广场上只剩三四桌消费者了,东北口音的服务员穿着围裙站在一角,她说,再过一个小时,基本就没什么人了。但夜市依然要开到夜间12点。

从读书到工作,在日本生活了七八年的年轻人小顾(化名),回国后留在了北京,最近正在参与中骏世界城“深夜食堂”的筹备。在他眼里,同样是亚洲城市的东京,夜生活的丰富程度远超过北京。

夜晚,茶余饭后,年轻人聚集在居酒屋,度过长夜。最后一班电车出现在零点之后,往往迎来大批量的乘客,因为它的存在,人们知道“回得去家”,得以安然消遣娱乐。

而且,因为消费观念、工作属性、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差异,日本人很少有“攒钱”的习惯,它隐约增加着人们消费的欲望和底气。

小顾看好最近实施的“夜间经济”,也清楚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很难一蹴而就,“夜间经济”的市场,还要慢慢“养”起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