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3万家、KFC1万家,中国餐饮的“万店梦”还有多远?( 五 )

可麦当劳肯德基有70年的历史,进入中国市场也有30年了,为什么消费者从来不觉得它老呢?因为品牌需要持续性的曝光,而麦肯、星巴克在品牌宣传上有一套自己的体系。

以麦当劳为例,从视觉符号到传播策略,它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比如,麦当劳的标志“M”,消费者无论在多远的地方都能看到;

不管是麦当劳还是肯德基,品牌宣传的内容,都喜欢以新品、新代言人的形式出现,代言人一般也是“当红炸子鸡”,针对年轻客群,目标非常明确;

相比之下,星巴克在中国好像就很少打广告,但仔细思考,它不是不打,而是打得巧妙,第一,它把会员卡玩得炉火纯青,第二,在推新品时,它会选择不同领域的意见领袖,比如广告界的、摄影界的、时尚界的等等,从不同角度对新品进行宣传,形成攻势。

反观国内,绝大多数的餐饮品牌,惯用的方式是,集中轰炸广告,把品牌炒成领导品牌,接下来就吃老本了,一旦开店乏力,品牌陷入疲软状态,面临生存压力,就更不会拨出预算来做品宣了,由此品牌势能直线下降,形成恶性循环,最后以关店告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