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立中国:“建鼓”与权力构图( 七 )

决定身份的不是乐器,也不是制梆撑皮的工匠,更不是鼓点飞扬的乐工,而是令其发挥功能的场合!执仪人一锤定音。他们是什么人?巫师、萨满、释比、和尚、道士、乐师、族长、将军、元帅、诸侯、国王,一级级往上涨。一旦跃升礼法层面,鼓槌的分量,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一鼓立中国:“建鼓”与权力构图

日本鼍太鼓正面

日本“太鼓”,韩国“建鼓”,图漆满体,通身华丽,底座繁复,羽葆庄严,不禁让享有原创权的中国人生出“且宜如此之丽”的感叹。中国业已失去的“华服”,“邦亲”依然壮丽!敲来敲去、槌来槌去的蓬蓬鼓膛,在异邦大礼上,依然承载皇室重托。古人把鼓称为“金鼓”“画鼓”“警鼓”“社鼓”,寄予重托,“喧天画鼓要他听”(辛弃疾:《西江月·人道偏宜歌舞》)。容不得素颜,容不得俯视,容不得委屈。

一鼓立中国:“建鼓”与权力构图

韩国国家博物馆展品建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