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专栏 ∣ 中国基准利率体系的多锚选择和LPR升级( 九 )

培育基准利率的同时,央行同步尝试的是利率走廊调控,并且在之后逐步明确了SLF作为利率走廊调控的上限利率,理论利率下限和隐性利率下限一般认为是存款准备金利率和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利率。从2016年和2017年三大利率的运行走势来看,DR007也基本控制在上下限利率的走廊范围内。

徐永专栏 ∣ 中国基准利率体系的多锚选择和LPR升级

不过,从2018年下半年,特别是进入2019年开始,DR007持续跌破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的政策利率下限,背后是2018年多次全面和结构性的定向降准措施,银行间资金面整体相对充裕,5月份包商事件后,央行又再一次地定向降准,加大了流动性的投放,而利率走廊调控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央行要处在主动调控的地位,即存在结构性流动性短缺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一旦货币市场流动性较为宽松,央行引导市场基准利率回到利率走廊的难度就将增加,利率下限就容易突破。

徐永专栏 ∣ 中国基准利率体系的多锚选择和LPR升级

利率下限的突破,突显了中国当前进行利率走廊调控的难度所在,同时将DR007作为潜在基准利率培养,还形成了DR利率和R利率的分层,在同业刚兑打破后,流动性分层的特征更加明显,不利于货币政策在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之间的传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