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将在北京推行有桩模式,单车之局未终结( 三 )

平淡无奇的夏天

2019年夏天,踩着新单车疾驰的年轻人让北京多了几分活力。

“ofo不会倒闭,其他都有可能。”戴威这个历经十个月的执念依旧未被打破。橙黄夹杂的摩拜,一脉相承的小蓝和青桔,潜入五环的哈罗,这些移动互联网雕琢出的重资产,也没有因为曾经舆论的喧嚣而有所畏惧。

高烧退后,越来越多的崭新单车还在持续涌入,企图在这个本就饱和的市场抢夺更多份额。

“戴威他们并没有选择破产,而是背负了几十亿负债的压力,其实是咨询了很多方面的意见:如果真走到破产那一步会有怎样的后果?只是觉得对不起那些用户,供应商还有曾经维护过的政府关系。如果戴威放弃了,直接关掉ofo是挺经济高效的做法,趁早结束,也能趁早起下一摊生意。”ofo一位内部员工对《深网》表示。

其实早在今年4月ofo就在北京延庆区试点有桩模式,当时是为正在进行的中国国际园艺博览会服务。8月初,ofo已经在深圳罗湖区、福田区全面上线这一模式。ofo设立的车桩并非传统意义的车桩,也没有设立停车线等实体停车辅助装置。其车桩直接采用改造过的实体车,在车头增加“P”型提示牌,并进行固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