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跨界捞金,“火锅”背后的资本布局( 六 )

海底捞跨界捞金,“火锅”背后的资本布局

2019年8月20日,海底捞发布2019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海底捞收入达到116.95亿元,同比增长59.3%;其中餐厅收入占总营收的96.9%,销售业绩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8.4%。净利润9.11亿元。截至2019年6月30日,海底捞全球门店数已达到593家,遍布中国 (含香港、台湾地区)118个城市,以及新加坡、韩国等国家。

财报看似靓丽,背后却蕴含一系列问题。在门店数扩张的同时,海底捞的翻台率、同店销售增长率持续下滑。2019年上半年,翻台率由5次/天跌至4.8次/天,创下自2017年来的新低;店销售增长率也由2017年上半年的6.4%减少至4.7%。

这是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呷哺呷哺也面临相同的状况,截至2019年6月30日,呷哺呷哺在中国19个省份的118个城市以及3个直辖市(北京、天津及上海)拥有及经营955间呷哺呷哺餐厅。虽然餐厅扩张带来了营收增长,然而,翻座率由去年同期的2.8降至2.4,纯利同比减少2.0%,同店销售较2018年同比减少1.9%。

有专业人士称,快餐式的消费体验逐渐成为过去,业绩增长依靠新店开拓、翻台率下滑、单店贡献率降低的经营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没有核心竞争力,红利终会消失。只有持续出新、打造差异化才是餐饮企业与时俱进的方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