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和星巴克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八 )

然后,如果以中国台湾(人均咖啡年消费量209杯)作为标准,就意味着大陆这十大城市市场的潜在规模达到了年消费量1060亿杯。哪怕保守一些,将人均年消费量预期降低到105杯或者63杯(台湾的50%和30%),未来的市场体量也依然有530亿杯和320亿杯。

瑞幸和星巴克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先假设瑞幸的咖啡和其他商品单位价格,以及单位利润率保持当前水平不变。如果瑞幸获得了这十大城市市场5%的份额,其净营收就可以来到29亿美元至49亿美元的区间。

截至第二季度结束,瑞幸平均每家店面的店面层面年运营成本为114.2万元人民币,平均单位毛利为4.98元(咖啡5.64元,其他2.46元)。

店面运营成本属于固定成本之列,因此,如果瑞幸的每家门店能够卖出更多咖啡,固定成本就会被摊薄。瑞幸如果能够平均每家店面每天售出咖啡629杯,就能够达到盈亏平衡。

公司层面还有一些额外的固定成本,比如一般管理费用,店面重开和折旧等。假设瑞幸的店面数量为4000家,公司层面的每家店面每年平均运营成本为170万元。在公司的层面,瑞幸需要每家店面每天卖出936杯咖啡。如果根据前面的假设,十大城市市场未来的人均日消费量为63杯和105杯的情况下,瑞幸只要获得市场5%的份额,就能够实现每家店面1103杯或1838杯的日均销售量。根据瑞幸管理层披露的数据,他们在北京和上海的最初一批店面,日均销售量已经达到了1000杯左右的水平。因此,这些目标长期而言应该都是可以达成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