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罗汉到11万名“同学”,阿里巴巴是如何做到的?( 九 )

2018年8月数据显示,自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以来,阿里用于员工股权奖励的累计价值超过800亿,堪称全球最慷慨的公司。持续的高力度股权激励,让阿里巴巴得以不断吸引、保留住最优秀的员工。

蔡崇信还提到为什么自己放弃高薪,选择追随马云,他说,“是马云与一群追随者患难与共的事实,让我相信,这家伙有能力将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是个有影响力的领导者。他有能力做成一番事业。”

如果马云当时也像大多数创始人一样,把收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也就无法吸引早期员工的跟随。

阿里对人才的重视,吸引了一批接一批的优秀人才来到阿里,并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负责人。比如70后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蚂蚁金服的掌舵者井贤栋、CFO武卫、CTO张建锋,85后淘宝总裁、天猫总裁蒋凡......阿里巴巴“良将如潮”的人才储备实力,正是来自于阿里对员工尤其是员工成长的重视。

笔者认为,马云之所以能作出如此选择,本质上是其思想中的“不自私”,后来马云将这种“不自私”内化为创始团队的基因,内化为阿里巴巴的组织基因,在整个阿里巴巴组织内传承,这也形成了一些阿里土话,例如“因为信任,所以简单”“ 敢于把自己的后背交给伙伴,也赢得伙伴们的信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