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发布麒麟990系列芯片 为你揭示九死一生的华为海思芯片发展史( 五 )

2007年华为海思推出巴龙系列首款芯片。3G时代,巴龙Modem就已经开始探索,逐步解决性能、功耗、传输时延和成本方面的技术难题,通信规格不断升级。值得一提的是,巴龙在3G时代很快就以上网卡的产品形态进入全球顶级运营商,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好评。而4G时代推出的LTE芯片,更是在多项核心技术规格上一路领先。

有了这些沉淀和积累,才能让巴龙芯片在5G时代一鸣惊人,站稳通信Modem第一梯队,推出全球最快的5G芯片巴龙5000,速率和规格创下多个第一。

麒麟芯片研发史就是一部通信技术攀登史

华为海思芯片发展至今已经有十余年时间,从最初K3V1的挣扎上线,到现在发布领先行业的手机SoC麒麟990。背后既有华为海思长期积累、一以贯之的努力,也有不同时间节点取得的阶段性飞跃。

华为发布麒麟990系列芯片 为你揭示九死一生的华为海思芯片发展史

麒麟+巴龙芯片历程图

早在2009年,初出茅庐的海思就曾经推出过一款AP芯片——K3V1,2012年推出业界体积最小的高性能四核A9架构处理器K3V2,性能已经赶上主流水平,和三星猎户座Exynos 4412相当,通信方面,这款芯片甚至比高通2013年4月实现LTE Cat.4提前了一年半,实力相当出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