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强国崛起:从一无所有到与世界比肩( 六 )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中,首次写进了“鼓励轿车进入家庭”,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快速发展。

国家政策鼓励,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产品倒逼,令当时高高在上的合资企业也开始正视普通人的轿车需求。精明的上海通用抓住了先机,2001年,别克赛欧正式上市,并直接打出了“家庭轿车”的旗号。ABS、双气囊、1.6升发动机……最重要的是,售价十万元,整个市场为之轰动。凭借出色的产品力和精准的市场定位,赛欧一夜成名,在美国濒临消失的别克品牌在中国获得了新生。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仿佛一夜之间进入了全民家轿时代。数据显示,2001年,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市场,轿车产量仅70万辆,而同期美国市场的年产量是1500万辆。但仅在加入WTO的第二年(2002年),中国轿车产量就增加至110万辆。另外,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资汽车公司的准入限制逐渐放开,美国福特、德国奔驰、宝马,日本丰田、本田、日产,法国雷诺,韩国现代,意大利菲亚特……几乎全世界主流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合资建厂。同时,中国车企开始走出国门,通过收购国外汽车企业,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发展壮大。

推荐阅读